作者:佚名
时间:2015-02-09
浏览:5080
|
|
昨天,读到一首好诗,当时我被作品的清丽和白描的手法而眼前一亮,主题与诗意又十分咬合,因此想也没想就精华了,尽管诗中有几处需打磨,但我仍然认为无伤大雅。原作如下:
《梅花的素描》
森林的色调咱们用浅灰色 包括山峦上间或的小屋 还有你曲径通幽的枝杆 一条小河用更深的印象 把握层次 有如深深浅浅的日子 白雪采用的底色 无需多少笔墨 而你盛开的或抑或欲开的 一定是朱红 因为你才能勾勒出春天 正如那粒粒鸟鸣一样 能听见神韵
但作者缺乏自信,一听有人质疑,就反复修改,结果改成如下这样,我为之叹息,而且毫不留情地解除了飘红和精华:
《梅花的素描》
森林的色调咱们用浅灰色 包括山峦上朦胧的小屋 还有你曲径通幽的枝干 一条小河用更深的印象 把握层次 有如深深浅浅的日子 白雪采用底色 腾挪空间寓意 而你盛开的抑或欲开的 一定是朱红 因为暖才能勾勒出春天的眼神 正如你旁白处那粒粒鸟鸣一样 能听见神韵
如果作者只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略作修改,诗真的是好诗。如:
《梅花的素描》
森林的色调咱们用浅灰色 包括山峦上时隐时现的小屋 还有你曲径通幽的枝丫 一条小河用更深的印象 把握层次 有如深深浅浅的日子 白雪采用的底色 无需多少笔墨 而你盛开的抑或欲开的 一定是朱红 因为你才能勾勒出春天 正如那啾啾鸟鸣 能听见神韵
这首诗为凸显梅的神韵,作者首先层层铺垫,层层递进延伸,从大处切入,然后到梅,全诗用的是白描的手法,整体上十分典雅、清丽、意蕴,一幅寒梅素描跃然纸上。
作者:写生
|
|
|
|
|
|
|
|
 |
一周最热 _ 一周热点的美文文章 |
|